二手房市场遭遇寒冬 各经纪商谋求转型
时间:2012-06-18
分享:
  自去年2月政府房产调控以来,二手房成交量大幅缩水,经纪机构成交量骤减。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二手房成交量与2010年相比大约下降了50%,与2009年成交相比减少9万套左右,相当于去年10月二手房住宅成交总量。

  在这种形势下,国内经纪公司无一例外受到影响,21世纪不动产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亏损,其中2011年亏损达3.4亿,2010年亏损1.6亿,而在房地产火热的2009年,公司盈利1.3亿人民币。

  2009,2010和2011年房产中介业务营收分别占公司总营收的90.6%,90.9%和84.0%,平均每家门店的月度营收额为198300、 89100、82700元, 大幅降低,同时运营成本却不断攀升,2009,2010,2011年运营成本分别占总营收的18.4%,37.6%,和49.1%。

  除了专业的经纪公司,综合性服务商的经纪业务也不乐观。世联地产(002285,股吧)经纪业务在经历过2009年65.92%的增速之后,开始大幅减缓,2010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减少17.16%,2011同比减少25.29%,佣金比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约0.2个百分点。2011亏损1711.7万元,毛利率也从2009年的24.78%降至2011年的-44.5%,严重拖累了公司整体的业务。

  此外,易居中国二手房经纪业务在总业务中的比重也逐年递减,2009、2010、2011年分别为9.5%、5.9%和4.5%。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之下,各经纪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掀起“关门潮”。截至2011年12月31日,21世纪不动产门店数量为1160家,其中直营店为386家;截至2012年3月31日,直营店数量已减少到328家。

  世联地产2011年四季度主动降低了经纪业务规模,深圳地区的店铺数量减少到17家,并撤出了南京和天津市场,只保留了苏州的6家店铺,2011年公司经纪业务关、停店铺共计35家。

  国内最大的经纪机构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2011年链家的门店数量比调控前呈正增长,但开店速度已明显放慢,目前公司在北京门店数量为700多家。

  尽管当前二手房市场并不景气,林倩在采访中表示仍看好二手房的前景,她指出2009年,北京的二手房交易量已经超过一手房,而未来,随着“一手房”的蓬勃发展、二手房逐渐成熟、二手房存量会越来越大,而“一手房”供应量减小,从中长期来看,二手房的发展比“一手房”的发展前景更好。

  “这种状况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已经发生了,也是成都、重庆等主要二线城市未来即将发生的”。

  转型之路

  二手房市场低迷之下,经纪商纷纷开始进军代理领域,试水 “一二手联动”。

  2009年,21世纪中国不动产成立商业地产和新楼盘事业部,正式进入商业地产和新楼盘代理领域。2011年收购上古经纪,扩大集团在商业地产的市场份额。

  财报显示,新楼盘和商业地产服务2011年实现营收4473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33%,在公司业务的营收占比已从2010年的1.3%增加到2011年的7.3%。

  链家地产与高策的“一二手联动”也于今年年初开始,近日链家第二次向高策入股3000万元,目前持有高策约20%的股份 。林倩表示,看好高策在一手房市场的表现,并希望通过与高策合作促进链家的“一二手联动”。

  除“一二手联动”外,电商化也是服务商转型的另一个重要的趋势。2011年8月,易居成立房地产电子商务平台,着手提供全面的线上结合线下房产服务。

  易居中国第一季度来自地产在线服务营收为21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40万美元增长3%,来自其它服务营收为37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50万美元增长37%。

  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表示,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性,未来房地产经纪服务商与互联网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服务商需要思考如何在传统渠道之外借助互联网给顾客更好的服务”。

  她表示链家在几年前就成立了官网“链家在线”,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而未来链家还将继续加大对互联网的投入。

  对于经纪商的转型问题,林倩指出,市场从非理性快速成长走向理性成长,再加上政府调控,经纪商更应该思考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即更关注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

  而易居中国CEO周昕表示,广告效果化、营销渠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是房地产服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