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典当去年现微增长
房地产典当业务在2008年突破80%高位后一路下降,2011年又现微增长现象。
2011年上海全市共201家典当行,从事房产业务的达179家,占比89.1%;2011年全市典当总额为4824630万元,其中房地产业务总额为2613075万元,占上海典当业务总业务量的54.2%,而2010年房地产业务总额为1809544万元,占比53%。
房地产典当利润高
房产业务利润高是其受到典当行热捧最重要的原因,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笔账,上海一套评估机构鉴定价为500万元的房子,按照规定60%计算贷款额度,可贷款300万元。如典当行按照最高利率0.5%,综合费2.7%标准来收取费用,1个月可收取费用9.6万元,如果典当3个月,则可收取28.8万元。即使是100万元的房产典当项目,3个月下来也能净赚4万-5万元。
而且,由于房产已经成为大多数市民或小企业主财产中最常见、最“值钱”的部分,且房产交易和登记市场繁荣,价值评估和抵押登记比较方便,典当行操作这类业务也比较成熟,因此房产抵押典当已长期成为典当业首要业务,大力支撑着典当业的发展。
房地产典当今年或下行
高收入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房地产典当业务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风险大。因为典当借款数额较大,典当行能否如期收回当金,取决于当户在短期内的资金周转能力,而如果续当,这种风险又加剧一次。即使某个房产绝当无人赎回,在拍卖中收回现金的成本和风险也会加大。
房地产绝当,难以变现时,会占用典当行大量资金,造成资金短时间无法回收,周转困难,增加营业成本。而且它的变现渠道相对狭窄,占用大量人力、财力、成本较高。
另外,房产典当还面临道德风险、操作风险、与法律法规冲突风险、自然不可抗力风险以及房产抵押业务的开展成本较高等风险。
而且,今年,中央与地方政府连续出台房产调控政策,整体房地产市场受到打压,典当企业在从事房产业务风险更加难以预测,一旦发生房地产价格不断跳水现象,当户违约现象将普遍出现,典当行抵押的房产就会“有价无市”,典当行可能沦为“房东”。楼市的萧条和人们看淡楼市的心理预期,将使楼市价格进一步下滑,典当资金将被深度套牢。对资本实力并不雄厚且视短期流动为生命的典当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典当公司来说是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