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交通拥堵是兰州市民一直关注的话题。尤其今年兰州轨道交通全面开建后,兰州交通将面临严峻考验。自本报“两会直通车”启动以来,不少市民针对这一话题纷纷建言献策,兰州轨道交通开建后,能否借鉴北京等地经验,采取错峰上下班,避免出现拥堵现象也成为本报征集到的民间二号提案。
现象:上下班高峰期间严重堵车
仅兰州市城关区,经常性发生交通拥堵的点就有几十个—北滨河路、庙滩子、城关黄河桥北、雁滩桥头、五里铺桥头……”提及兰州的堵车现象,2月13日,开出租车的刘敏青根据自己数十年的行车经验,总结出城关区堵车点。“这些地方,一般在上下班高峰期间都会出现堵车现象,有时候一堵就达半小时至一小时。”
“轨道交通开建后,又不知道会堵成啥样。”针对兰州的交通现状,不少市民通过本报“两会直通车”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2月14日早上8时许,兰州主城区道路上的各种车辆明显增多。在临夏路路口,公交车、私家车拥挤在一起。“又堵车了!”在111路公交车上,一位站在前门附近的乘客开始埋怨起来。“这还算堵车,在这条路上堵不到20分钟,就不算堵车。”公交车司机一席话惹得车内乘客笑了起来。据这位司机介绍,这两天过春节车辆相对较少,但每天上下班高峰期,该路段还是不时会出现10余分钟的堵车现象。
针对遭遇堵车的经历,2月13日,记者对30位上班族、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学生等群体进行了调查,结果90%以上的人都遭遇过半个小时以上的堵车,80%以上的人表示因为堵车“情绪受影响”,60%的人因为堵车感到非常烦躁。
分析:六大因素给兰州“添堵”
采访中相关专家表示,受地形、区域发展失衡等六大因素影响,兰州出现严重的堵车现象。
狭长地形是“致命硬伤”,曾参与过兰州第一版城市规划编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之前在兰州畅交通研讨会上分析,兰州东西狭长,南北偏窄,加上黄河成为天然屏障,难以形成循环交通。
据了解,目前兰州大部分堵车点分布在城关区以及相邻的七里河区。这主要是由于兰州市经济政治中心全部位于城关区所致,这种不平衡导致每天有大量的车流、人流从相邻的县区及周边市、州涌向城关区。
此外,车辆暴增,主城区东西方向道路比较少,而这些主干道多为断头路也是影响兰州交通的两个重要因素。业内人士表示,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加重交通压力及逆行、抢道、占道等人为因素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建议:科学合理规划错峰上下班时间
“尽管造成兰州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但目前最直接的一个办法,就是实行错峰上下班,分解由于上下班高峰集中导致道路上汽车"排满队"现象。”14日,家住九州开发区的马明宇开出了短期内解决道路拥堵的“药方”。据他介绍,2010年,北京市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推出了错峰上下班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兰州市政府上班的张先生也认为,在兰州机动车的每日增量不能马上得到控制、每天出行人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错峰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大家错峰出行,实际是把拥堵高峰削薄,形成迟缓的、延续的几个小高峰。如果出行时间分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车速,缓解交通拥堵。”一位网名“子规”的读者建议,随着兰州轨道交通开建,兰州堵车会更加严重,政府职能部门应科学合理规划错峰上下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区上下班高峰的压力。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