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我们也是购房困难户
时间:2012-09-10
分享:
  学区房的买卖和租赁市场伴随九月份开学季的到来持续升温。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如约而至,教师群体的住房问题需要得到关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师阶层与其他职业相同也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其中,各单位负责建房,然后按级别,工龄,年龄,居住人口辈数,人数,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分给教师居住。居住的人实际支付的房租远远低于建筑和维修成本。 

  对教师而言,这是一种福利性住房保障。不过,自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后,我国逐渐取消了福利分房。1998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文件出台,当年起,住房实物分配停止。 

  2010年下半年,北京市教师福利分房规定取消。 

  原办法中规定了“政府应当加快教师住房建设、划拨专款建设教师住房,优先、优惠纳入‘康居工程’计划”等相关福利分房的规定。修改后的条文将所有涉及此方面的内容一并删除,据市人大法制办解释,福利分房制度已经取消,因此该条规定已经不适应当前趋势,故应删除。 

  不过,仍有一些学校坚持福利分房或福利建房之路。 

  2011年,中国著名高校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校长顾秉林宣布在百年校庆后给教师大规模分房,教师将以市场价的1/3-1/2购买这些住房。其中,首批1000套已建成将分给教师,另外还有近5000套的建房计划。最终,当年年底,该计划就已经进入分房号环节。 

  稍早些时候,在河南许昌,当地中小学教师与开发商和中介合作进行了委托建房,最终成功建成了住宅小区,解决了教师的住房难问题。 

  然而,福利分房和福利建房终究不是主流。对大部分教师而言,他们面临着与其他职工相同的住房困扰,如居住地距离学校过远、房价飙升、无力承担首付、购房资格被限制等等。 

  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国内学习治疗创始人之一宋少卫在接受乐居采访时表示,争抢学区房的群体除了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教师夜深在其列。与学生和家长类似,对教师而言,地理位置也是其置业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很多老师住在通州,但学校却在中关村,每天上下班除了要忍受交通拥堵、挤车挤地铁之苦,时间成本的浪费也是巨大的。” 

  2012年教师节又到了,不少楼盘专门针对教师推出了优惠楼盘,在借“金九”之风辅以多种幅度和方式的福利优惠获得一定去化量的同时,很多教师也期待能够在交易中获得双赢,以更低的价格收获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