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来发展,兰州市政协常委、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董事长南振岐建议,高新区是一块“金”字招牌,是凝聚资源、吸引人才、成果转化的平台,必须站在科技兴市、工业强市的高度来重视高新区的发展。
让高新区有能力 创造环境和平台 兰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136户,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0%;“双软认证”(软件企业、软件产品)企业46户,占全省的75%。2013年以来,按照兰州市委“三区”融合发展的要求,高新区“封闭”管理榆中园区,雁滩和七里河园区交由城关区和七里河区属地管理。 南振岐认为,经过一年的运行,榆中园区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雁滩和七里河园区存在管理脱节、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失去了高新区“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优势,处于大事无人管、小事多头管的状态,区内企业普遍反映强烈。 对此,南振岐建议,切实解决好二级园区企业服务问题,建议完善“区区共建”体制,加强高新区力量,发挥高新区在项目、资金、政策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企业需要高新区这块牌子,不要把发展了十几年的企业在高新区内部边缘化,否则国家层面的资源就很难匹配到兰州高新区和所属企业。做大做强高新区,让高新区有能力创造环境和平台,让兰州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尽早形成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确保高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确立高新区 省市共建机制 南振岐表示,要充分发挥好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国家赋予高新区很多优惠政策,但这两年高新区被弱化了,长此以往会导致企业流失,每年享受国家上亿元资金支持等平台作用也就会逐步失去,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高新区既是兰州的高新区,也是甘肃的高新区,建议确立省市共建机制,从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形成政策洼地,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切实解决目前13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近千家中小企业茫然不知所措的现状。 同时,建议争取省级层面支持高新区完善投融资体系,健全创新创业平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让高新区给创业者营养、给创新者动力、给失败者托底。 营造舆论氛围,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兰州的科技实力需要有一个相匹配的高新区承载转化,广大科技创业者需要一个设施完善、服务良好的高新区作为舞台来实现梦想。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