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形势有所好转 市场需要长期政策
时间:2012-05-28
分享:
  5月18日下午,由新京报传媒主办、《房地产世界》承办的“越·域2012《房地产世界》三周年答谢酒会暨2011高端物业样本颁奖盛典”在财富公馆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跨界”为主题,汇集了地产、文化、财经、建筑、设计、投资等行业精英,为现场带来有关楼市政策、建筑、文化的饕餮盛宴。

  主题演讲

  本轮调控已取得不错的成效

  自住需求支撑楼市是健康发展的标志

  这一轮房地产调控从2010年4月15日开始,到现在整整两周年了,经过这两年持续不断的、坚持不变的调控,目前应该说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个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当前市场上的投机性需求基本上被挤出了市场,现在支撑市场的主要是自住性合理的住房需求,这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已经得到了控制,有的城市、有的项目价格已经有一定的回调。

  【回应】

  鸿坤地产营销总监常世芳:我们可以把房地产市场上的客户分为三类。一类是“刚需”客户,他们对住房的需求是生活必需,这类客户一直活跃着。2012年春节以后,他们的需求进一步释放。第二类是有投资需求的客户,市场调控以后,他们的需求得到抑制,这类客户中的不少人选择退出。第三类是外地人进京买房,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投资需求,这类客户在调控以后也受到限制。三类客户中有两类的投资需求受到抑制,房价回落。因此说,调控效果是明显的。

  产业发展成为房地产投资新趋势

  整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速比去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去年这个时候是34%,下降幅度比较大。从这一数据中,我们又看到了新的增长趋势,各个地方房地产产业园区的结合投资在增长。总体增速在下降,产业投资速度在增加,比如说河南省今年一季度,产业园区的投资达到了千亿以上,占到全省投资近50%,这一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固定资产的投资10多个百分点。不光河南,贵州、四川,很多省和市产业园区的发展增速。这说明房地产企业过去是独立的,而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和产业链进行结合。

  【回应】

  中粮置业北京公司副总经理郭曦:产业地产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前房产投资主要是在住宅上,现在房地产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方向。产业地产注重主题型园区开发,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主题,像文化产业园、主题公园等。产业地产前景看好,是地产业未来的必走之路。

  什么样的房子是理想的房子?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房子呢,需要有安全感的房子,需要跟土地接地气的房子,需要给中国人一点点梦想的房子,是让人获得尊严和自由的房子,这才是中国人理想当中的房子。

  【回应】

  中粮置业北京公司副总经理郭曦:最适合的房子就是好房子。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住房需求。以前我们建房,能住人就行,现在考虑的就更多了。作为开发商,我们在拿地开发新楼时,会考虑到拿地环境、周围的设施等,看适合怎样的人群居住,然后进行规划、设计。用于丹老师的话说就是,“能产生心的共鸣的房子”就是好房子。

  谈跨界

  跨界,创新,实现价值

  自身业务涉及面广的做得都不错

  北京理工大学房地产研究工作室主任周毕文

  我看只要是自身业务涉及面比较广阔的,进行跨界经营的,做得都不错。

  有的从做电器开始,后来跨界做房地产。这里在座的沿海集团王军,他本来之前是在国美工作,后来他把经营电器时用的专营连锁店的模式带到了地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地产、家装应考虑跨界经营

  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秘书长张仁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调控中稳步前进,家装行业在创新转型中继续发展,应该考虑跨界经营,进行捆绑销售。

  跨界是和整个产业链相关的,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特别是家居行业,应该适当延伸,比如做软装、窗帘布艺等。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前景

  方兴地产有限公司副总裁盖剑高

  现在业内的亮点就是大家都在向乔布斯学习,都在搞创新。其实不管是产品的跨界还是营销的跨界,其实都在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发展的前景。

  拿我自己举例子,跨界也是被迫做的。我们在玉龙雪山的一个项目,如果按照常规的设计和营销来开发,会受到很大限制,怎样把旅游、度假和养生真正结合起来,就要求我们放开思路,不断跨界的过程也是实现价值的过程。

  好的专业才能体现价值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跨界的机会有很多,只不过现在没有做好。现在大量的旅游地产、休闲地产和文化地产都需要专业设计,好的专业设计才能把价值体现出来。

  以前有文化地产、主题公园、旅游地产的概念,在我看来,旅游地产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文化地产,因为旅游大部分景观并没有文化。现在又有了娱乐休闲的概念,其实休闲和娱乐也是不同的,所谓的娱乐就是让人们心脏病发作的活动,而把心脏病治好了就是休闲,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心态,休闲是让人彻底放松,中国人真正的生活方式还没有达到休闲的状态。

  地产开发过程就是跨界联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徐卫国

  房地产行业本身就包括各个领域,从策划、设计到材料、产品、设备、施工,再到物业管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跨界联合。

  而将这些领域联系起来的纽带应该是建筑师,但是在中国的地产界,建筑师只起到了片面的设计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西方的成熟市场上,建筑师是从规划设计到最终的产品、施工过程的监理,甚至楼宇的运转如何都要负责任。

  界就是一个栏杆

  伟业顾问事业集团总经理徐斌

  我们也没有办法跨别的界,我们就是卖房子。界就是一个栏杆,要跨过去,再跨过来。所谓跨过来就是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我们要组织分销商,拉他们过来帮助我们干活,我们把尊重做到位了,发现效果非常好。原来我们认为跨过去就是跟分销商签一笔合同就完了,其实不是这样,凡事都要做到“人盯人”。

  B14-B1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狄 袁晓澜 实习生 吴瑞丽 李雪莹

  谈市场

  短期政策无法解决长期问题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秘书长王永平

  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让房价趋于稳定,如果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说,在遏制房价上涨势头上已经达到了效果。但是在正常的房地产市场里面,房地产交易本身一定是正常的,而现在市场交易很沉闷,仍然处在半停滞状态。

  部分城市的部分项目,交易量确实出现了一些反弹,主要是因为促销的力度到位,以价换量取得了效果,但是从全国来看,并没有迹象表明楼市整体出现了回暖。这几年的调控政策都是短期的政策,我觉得不能解决房地产长期发展的问题,将来的到底要怎么样,是个很大的问题。

  地方政府压力比行业更大

  沿海地产集团董事、总裁王军

  现在整个地产行业有很大的压力,但是地方政府的压力更大。一些地方一季度财政收入零增长,GDP只增长6%,地方政府正在加大招商的力度。

  我个人感觉楼市确实有小阳春出现,但是让小阳春出现的是刚需,不是所有的购房需求。今年全国70个大城市,一季度成交量下降了30%左右,还是不太乐观。但是地产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积累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资源和人才,在目前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大家仍然在思考、在探索出路,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亮点。

  房地产市场应分类管理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萧鸣政

  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放开高端、控制中端、补助低段,进行分类管理。应该防止过度控制房价导致北京市经济出现减速过快、甚至出现衰退。

  建议按照投资性住房与高消费住房的市场价格水平,进行递增型的收税,把征收的房地产税用于填补政府给保障性与福利性住房的补贴,这样既可以保持北京市房地产高端市场的持续发展,又可以促进保障性与政策性房地产的持续发展。

  地产形势确实有所好转

  高策机构董事长兼总裁陶红兵

  今年春节时我个人认为,春节之后楼市会出现一个小阳春。倒不是判断销售形势会怎么好,而是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去年2月份调控之后,3、4月份成交量非常低,这样基数很小,那么今年同比肯定是增加的。

  从另一个数据来看,地产形势确实有所好转,去年四季度高利贷的利率大约是30%,现在的高利贷利率大约是10%,说明开发商的资金没有去年那么紧张,日子好过一些了。感觉在地产界,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调控。

  不知该往什么地方发力

  北京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志

  政府在调控,但是到底要什么样的调控效果不清楚,公众在喊降价,但是要什么样的降价结果不清楚,宏观经济想要什么结果不清楚,房地产企业也不清楚以后应该怎么办,所以我们无法对将来做出预期。

  我们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力。

  房企适应力明显增强

  亿城集团总裁马寅

  地产行业当前最大亮点是房地产企业的适应力明显增强。比起2008年的调控政策,这次调控手段显然更加严厉,但是我们看到,这次房地产企业的反应没有上次那么大。各家房地产企业纷纷做财务调整、营销策略调整、重新定位,低调得不能再低调。房产商不再怨天尤人,不再靠政府、靠银行,大家知道这个行业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自己。

  在适应新的调控政策、适应调控后的市场方面,房地产商也在重新定位,这个行业不再是投资、赚钱的行业,而是回归到其本身的定位,即提供住宅。这次调控的最大贡献在于转变观念,以前大家都把房地产行业当成投资行业,这次调控以后,房子的功能回归本质,就是其本身的居住功能。